品阅中文网

品阅中文网>盛唐风月府天女主是谁 > 第579页(第1页)

第579页(第1页)

张说虽罢相,但燕国公爵位和尚书右丞相之职尚且在身,门庭冷落虽不可避免,但朱门列戟,依旧一派锦绣豪门的气象。尽管阴行真已经故世,李憕又是宇文融的下属,可张家众人都知道李憕是张说颇为器重的晚辈,闻听他前来探望,元夫人少不得亲自在寝堂中见了他,这才引他去了张说修史的书斋。国史都是在宫中史馆修,如张说这般获准在家修史的,简直是少有的恩遇。而这也使得张家上下总算能安心,于是,对于其兄张光当初的割耳讼冤,上至元夫人,下至张说诸子,人人都感恩戴德。此刻,元夫人到门前敲门通禀了,这才轻轻推开门,又对李憕颔首示意道:“说之近来闲坐,虽气性比往日平和,有时候暴怒起来却依旧止不住,李郎说话时万望仔细一些。”“多谢舅母提醒。”娶了张说的甥女,李憕在外固然仍是称呼张说为燕公,但此刻是在私宅,自然称呼得亲近一些。于是,当他入内行礼叫了一声舅父之后,就只见张说摆了摆手,却是一言不发地示意自己坐下。他依言在书案左手边的坐具上盘膝坐下,斟酌了再斟酌,终究还是开口说了话。“舅父,我是从宇文户部那儿来。”见张说听到宇文融这个名字并没有太大的反应,李憕便郑重其事地说道,“舅父,前事已经过去了,陛下对你依旧存着情分,时时咨以国事,修以国史。听说舅父暗命亲朋故旧暗觅宇文户部并崔大夫等人的错处,朝堂之上争斗不休,安知圣人没有看在眼中?”见张说依旧不做声,李憕不禁有些急了,竟是提高了声音说:“舅父,要知道如今政事堂不止一个源相国,还有新拜相的杜相国,李相国!你已经罢相了,若是再和宇文户部一再争斗,这是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!”话说到这个份上,张说终于抬起了头,面上却露出了几分讥诮:“你以为我会不知道?”李憕今天把心一横,决定破釜沉舟把话说清楚了,却没想到张说竟然如此回了自己一句。有些瞠目结舌的他直勾勾地看着张说,足足好一会儿方才声音艰涩地问道:“舅父既然知道,那又何必?”“自开元以来,罢相后复起的,满朝之中只有两个,一个是源乾曜那老好人,吴郡之盛,显宦不绝吴郡之地,却是南朝以来好几支士族大姓的聚居之地。过江则为“侨姓”,王、谢、袁、萧为大;东南则为“吴姓”,朱、张、顾、陆为大;山东则为“郡姓”,王、崔、卢、李、郑为大;关中亦号“郡姓”,韦、裴、柳、薛、杨、杜首之;代北则为“虏姓”,元、长孙、宇文、于、陆、源、窦首之。这便是传承数百年的士人门第之分。自从隋朝停九品官人法之后,上下对于郡望的重视渐渐不如从前,但对于门第的推崇却反而变本加厉。北迁的南人往往都以现在的居所为籍,但民间论及姓氏的时候,却依旧念念不忘崔卢王谢,即便显赫一时的陈郡谢氏,现如今早已经冠冕不再。哪怕太宗和武后都先后令人重修过氏族志,将李氏和武氏冠于诸姓之上,但仍旧难以改掉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认识。而从汉末到魏晋时期,吴中四姓朱张顾陆最为赫赫有名,直到唐初依旧名列氏族志。放眼朱张顾陆四姓,盛衰情形却是各自不同。朱氏自从太宗弘文馆学士朱子奢之后,就几乎默默无闻,纵有出仕,也大多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,在吴郡苏州的影响力自然大不如前。而陆氏却始终欣欣向荣,丹徒枝的陆德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,其子陆敦信在高宗年间拜相,而定居吴郡苏州的陆氏太尉支在入唐之后沉寂多年后,趁着武后年间广开科举,子弟经由进士科、明经科乃至于制科出仕的足足有十数人,其中陆元方陆象先父子先后拜相,在苏州显赫一时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我是外卖员,搞个直播很合理吧  逆天龙神徐年  港片:开局穿越洪兴大头  柯南之我真不是幕后黑手  从东北虎开始提取天赋  灵魂互换:禁欲仙尊扛系统攻略我  年代,我的悠闲生活  开局神级隐藏技能!我已看透一切  凌云志异  天道别劈了只想救世的我不再贴贴  朱门风流  夙夜宫声(出书版)  紫薇数  武唐攻略  重生,从亲奶奶诬陷我偷钱开始  我的世界双穿门  我有透视,无所不能!  春花老太回七零,养鸡卖菜我最牛  世界大案之人性的泯灭  开局被退婚,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